•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11627 0
免蒸暗 发表于 2019-3-25 23:18: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香琴谱》清代古琴家蒋文勋编辑而成。全书共十卷,前六卷为《琴学粹言》、《琴律管见》等,后四卷为琴谱。因他的老师韩古香、戴雪香名字都有“香”字,故将该书名之为《二香琴谱》,以示对老师的感念。此本为梅华庵藏版,清道光13年(1833)刊本。

《二香琴谱》中有表达蒋文勋的琴学思想的《琴学粹言》,其中包括:《论琴诗》、《论指法》、《论派》、《论琴歌》。

《论琴诗》中探讨了如何以诗文描写音乐的问题,肯定了唐人白居易和宋人白玉瞻等人描写弹琴的诗。对元人耶律楚材,引录了他“今睹栖岩意,节奏变神速”的句子,又引了“世人不识栖岩意,只爱时宜热闹琴”的句子,来说明琴曲演奏速中有迟,迟中有速的辨证关系。并说:“不然,若算子然,成何结构?”这话很有道理,没有快和慢的对比变化,一味快弹,象打算盘那样,是谈不到乐曲的章法结构的。历代琴人对韩愈的《听颖师琴》颇有争论,蒋文勋提出了更为新颖的看法,他认为诗人是贬抑奏琴者,而不是赞扬。如果真是赞扬、肯定颖师的演奏,韩愈应当是百听不厌,要求他一弹再鼓。然而诗的最后却是:推手遽止之,足见诗人是决不再想听下去了。

《论指法》部分,把右手指法概括为:点子、轻重、手势;左手指法概括为:吟猱、绰注、上下,并逐项进行了分析。他把两手之间的关系,比为文章中的虚实字,说:右弹如实字,左手如虚字。文章中实字亦有轻有重,有正有侧,有宾有主,有详有略。又比作写字:右弹如笔划,左手如映带,而笔划中亦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浓有淡,有正有偏,有起有伏。从而证明演奏中实中有虚的辩证关系。他主张在实处用功,说:奇从正出,虚从实来。认为左手的虚音学者不用不为病,用而不佳适足为病。这里的实音即按指的音准和节奏,虚音即走手音的装饰变化。他认为实是演奏的基础。

在《论派》中,他回顾了春秋时钟仪操南音,唐人赵耶利论吴、蜀琴派,说明琴派古已有之,用来印证当代的中州、白下、江浙、八闽之分。说这些派别至今或灭或微,一直在变化之中。他还介绍了当代琴界的风尚是:世所传习多宗吴派,虽今蜀人,亦宗吴派。又说:吴派后分为二:曰虞山、曰广陵。他分析了这两派的师承渊源,指出虞山派的真正创始者,应是严徵的老师陈星源和他的父亲陈爱桐。同时也指出,广陵派其气味与熟派相同。这些都是很有见地的。

在《论歌词》中,把琴曲分为两大类:一类呈朝廷雅乐,以合奏为主,为的是宣扬功德,故皆有文。另一类是世俗独弹之虚谱,如伯牙的《水仙》,沈遵的《醉翁》,说它们导养神气,调和情志,故皆无文。他肯定了《松弦馆》、《大还阁》、《澄鉴堂》等无文之谱,批判了杨表正等人循字配音的荒谬浅鄙。

蒋文勋这些琴论,根据实际材料,通过详尽而系统的分析,鲜明地提出了具有说服力的意见。这样精彩的音乐论述,在琴坛中颇为难得。(文字介绍参考:清代琴家蒋文勋)


蒋文勋(约1804年—约1860年)号梦庵,又号胥江,吴县人。清代嘉庆、道光间古琴家。16岁时投师谈荫人学琴,19岁时又投师韩古香进一步学习。自称:“我之指下久炼而成者,岂旦暮间摹拟而可得耶?”(《二香琴谱·自序》)可见其是经长时间的磨练学习,才获得高超的琴艺。

注:此PDF文件包含分卷书签。

书名:二香琴谱.10卷.清蒋文勋撰.梅华庵藏版.道光13年刊.1833年
文件格式:PDF高清
文件大小:203M


【下载地址】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收藏
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威海市南海新区建辉路概念创客空间园A栋三楼303室

周一至周日:09:00-22:00 400-888-4568

扫码关注迪恩公众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