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高清古籍] 归去来辞书画卷

[复制链接]
11906 0
舔歧 发表于 2019-3-25 20:56: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此《归去来辞书画卷》大约绘于南宋时期,作者不详。题材取自东晋末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离开宦场而作的抒情小赋《归去来兮辞》。卷首是陶渊明像,后一图一文依次描绘了他辞官后归隐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此卷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其在文体上属于辞赋,但语言浅显,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其结构安排严谨周密。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成“双美”之势。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大致内容

陶渊明像

第一段: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第二段: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第三段: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第四段: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会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第五段: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缺失: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至南朝刘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此画卷原始尺寸:30X438.6厘米,JPG格式图片尺寸:31677X2260像素。此卷已失去最后两段文字及画面,每幅画的上下也被裁切了几厘米。

据吴同介绍,此作在1920年从日本购得前,一向被视作后世摹本,而启功、傅熹年等专家,均确认其书法出于南宋孝宗之手,画风亦合于孝宗时代。所缺失的两段,可依据费利尔美术馆所藏传为李公麟、实系南宋早期的《陶渊明归隐图》加以复原,唯二者手法颇有不同,前者古朴,少作家气,而后者比较精巧妍美。

吴其贞《书画记》卷四记载:“赵千里《归去来辞图》绢画一卷,画法颇佳,非赵画,乃宋人仿千里者。逐则宋高宗录其辞名,书法亦佳。”谈论的就是这一卷绘画。吴其贞《书画记》中多处提到赵千里画,而且逐件指出是真迹还日下仿品,或者是他人作品,还给予赵千里绘画“南宋第一”的评价。在赵千里确定真迹不传的今天,《书画记》的记载,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刘九洲 冯文华)

注:此PDF文件包含详细气泡注释。整理来源于: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文件夹:归去来辞书画卷.南宋佚名绘.31677X2260像素.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文件格式:PDF高清+JPG高清
文件大小:31.7M


【下载地址】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收藏
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威海市南海新区建辉路概念创客空间园A栋三楼303室

周一至周日:09:00-22:00 400-888-4568

扫码关注迪恩公众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