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塞尔登中国地图》(东西洋航海图)是一幅十七世纪的地图,原作者不明,有标注105个地名,范围涵盖今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与印度的一部份等,非汉字地名使用闽南话拉丁字母音译。此图原为英国人塞尔登(Johan Selden)私人藏品,现藏于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编号:MS.Selden supra 105)。此为明代彩绘本。
John Selden曾是一位英国的法学家,大约和莎士比亚同时期,对东方文化感兴趣,但他并不懂中文。1654年(清顺治十一年)从英国东印度公司驻万丹商馆人员手中购得此图。地图原本是他私人收藏,后依照他死前遗嘱,被捐到他的母校牛津大学。从1659年以来,这幅地图就一直被放在牛津大学的博得利图书馆里,1919年被查看过一次后,就一直淹没在书海当中。直到2008年,美国佐治亚南方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罗伯特·巴彻勒(Robert Batchelor),在英国牛津图书馆做研究时发现了这幅地图。自2009年到2011年,这幅地图被精心修复,用更好的材料去代替原来的“衬板”来固定它。(介绍参考)
东亚海上贸易分为东洋和西洋两大航线。东洋航线行至吕宋、苏禄和香料群岛(今马鲁古群岛),而西洋航线则经印度支那沿岸和马来半岛,远达爪哇岛西岸万丹。最有利可图的贸易在泉州和马尼拉之间进行,美洲白银在那里大量易手。在西洋航线方面,万丹港后来居上,逐渐取代咬留吧(今雅加达);《东西洋考》称为“下港”, 《雪塞尔登中国地图》则称为“顺塔”。万丹不仅大量生产胡椒,而且成为来自印度洋、印尼群岛和南中国海的商品集散地。1567年隆庆开关后,万丹港成了福建海商西洋贸易航线的终点码头。(更多可参阅)
全彩手绘,长约1.5公尺(约160厘米),宽约1公尺(约96.5厘米),JPG尺寸:6891X10405像素。
博德利图书馆为本图进行汉学研究时标注的中文名“东西洋航海图”,是中国大陆研究者陈佳荣提出的;而英文名“Selden Map of China”,是牛津大学的图书馆馆长David Helliwell提出的。实际上本图原无标题,是纯手工绘制,仅存的孤本。塞尔登地图是它所在时代最大的壁挂式地图,也是近700年以来最重要的一幅东亚地图。(介绍参考)
注:此为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藏本(孤本),全彩手绘,约160X96.5厘米,编号:MS.Selden supra 105
—
文件夹:塞尔登中国地图.东西洋航海图.MS.Selden supra 105.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藏.明代彩绘本
文件格式:PDF高清+JPG高清
文件大小:117M 【下载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