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12376 0
慎小星 发表于 2019-3-25 21:37: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此《庐山记》是一部记述我国名山庐山胜迹的著作,北宋尚书屯田员外郎陈舜俞撰。全书共五卷八篇(叙山篇、叙山北篇、叙山南篇、山行易览篇、十八贤传、古人留题篇)。内容介绍庐山的由来、地理位置、形胜、景物、古迹、寺观、人物、碑刻、题咏和历史传说等。此为南宋绍兴年间刊本。

四库提要:
宋陈舜俞撰。舜俞字令举,乌程人。所居曰白牛村,因自号“白牛居士”。庆历六年进士,嘉祐四年又中制科第一,历官都官员外郎。熙宁中出知山阴县,以不奉行青苗法,谪南康监税。事迹具《宋史》本传。舜俞谪官时,与致仕刘涣游览庐山,尝以六十日之力,尽南北山水之胜。每恨慧远、周景武辈作山记疏略,而涣旧尝杂录闻见,未暇诠次。舜俞因采其说,参以记载耆旧所传,昼则山行,夜则发书考证。泓泉块石,具载不遗,折衷是非,必可传而后已。又作俯仰之图、寻山先后之次以冠之,人服其勤。自记云:“余始游庐山,问山中塔庙兴废及水石之名,无能为予言者。虽言之,往往袭谬失实。因取九江图经、前人杂录,稽之本史,或亲至其处考验铭志,参订耆老,作《庐山记》。其湮泐芜没,不可复知者,则阙疑焉。凡唐以前碑记,因其有岁月甲子爵里之详,故并录之,庶或有补史氏”云云。

大致目录

庐山记序(江西刘涣序)

卷一:叙山篇、叙山北篇
卷二:叙山南篇
卷三:山行易览篇、十八贤传
卷四:古人留题篇
卷五:古碑目、古人题名篇


陈舜俞(公元1026—1076年),字令举,号白牛居士,乌程(浙江吴兴)人。北宋庆历六年(1046)登乙科进士,嘉佑四年(1059年)获制科第一,北宋著名诗人,与欧阳修、苏东坡、司马光等交往甚密。在山阴县任知县时反对王安石青苗法遭贬,隐居白牛村著书立说,病逝于白牛村家中。著有《都官集》《应制策论》《庐山纪略》,参与《资治通鉴》编纂。

刘涣,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官吏。仁宗天圣八年进士,为颍上县令,皇祐元年,以刚直不能事上官,弃去隐于庐山之阳,欧阳修作《庐山高歌送刘凝之》以美其节;朱熹出任南康军太守时,重修刘凝之冰玉堂,建壮节亭,并作记。

庐山,又称匡山、匡庐,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南郊,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同时还是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文明旅游风景区、世界名山大会的发起者。庐山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脉,是中国自古以来重要的游览目的地。

已加入本站的:宋刻本专题

注:此PDF文件包含分卷篇书签。此本现藏于:日本内阁文库

文件名:庐山记.5卷.宋陈舜俞撰.南宋绍兴年间刊本
文件格式:PDF高清
文件夹大小:149M


【下载地址】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收藏
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威海市南海新区建辉路概念创客空间园A栋三楼303室

周一至周日:09:00-22:00 400-888-4568

扫码关注迪恩公众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