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太上感应篇图说》为清许缵曾辑汇。全书共分: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部,编集善恶感应事,文图互见,每事一图,并有笺注及引经,内含插图约五百一十九幅。书前有乾隆年间帅家相、阎介年、李培仁、梁化凤序,顺治十二年御制劝善要言序等。此为清乾隆时期云间许氏刊本。
许氏撰作此书,有彰善瘅恶,圣贤劝戒之意,凡例云:「感应篇者,非孔孟之书也。乃读其词,绎其义,福善祸淫,深有符于圣贤之旨。且本朝曾命词翰诸臣翻译刊布,则其非异端之书也明甚。自宋以来注释斯篇者,指不胜屈。兹特博采诸家之要,参互考订,为之笺注,为之引经,为之绘图征事,汇成一帙,名曰《感应篇图说》,展卷犁然,雅俗共晓。」(介绍参考:《太上感应篇图说》 )
大致目录
序(帅家相撰)、补刊太上感应篇图说序(阎介年)、序(李培仁撰)、序(韩廷霖撰)、图说(梁化凤撰)
御制劝善要言序
太上感应篇、凡例、太上感应篇满文译文
金部(50图)
石部(63图)
丝部(62图)
竹部(81图)
匏部(72图)
土部(68图)
革部(62图)
木部(61图)
此本有扉叶,刻「太上感應篇圖說。感應篇一書,海內名家後先發明者,指不勝屈。此刻博採諸家纂述,彷彿通俗演義之意,訪求名筆,每事繪圖。又遍覓旌邑良工,雕鏤三載,方得竣事。俱用梨棗鑲成,製墨扣印,日後有翻板者,誠係好善一念。但恐圖畫草率,魯魚蒙刺,且滿文點畫,絲毫不可假借,外省梓人未諳書法,必致以錯誤取咎。如有發願廣播者,不妨自備紙張竟來刷印,因工料不敷,未能遍送故也。」首幅图刻有「華亭价人李藩寫」、「旌邑鮑承勛刻」。
《太上感应篇》是宣扬天人感应和因果报应思想,旨在劝善惩恶,认为「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天地之间有司过之神,家中有灶神,人体内亦有三尸神,时刻记録人之善恶,按时上天报告。行善者天必降福,依其行善多少而成各等神仙。为恶者天必降祸,依其罪恶轻重减夺寿弃。罪有余辜者,鞅及其子孙。书中所列善恶标准,皆属儒家伦理道德,是为神道设数之代表作,宋元明淸以来,此书流传甚广,影响极大。此《图说》篇首云:「太上,尊称也。道藏诸经皆以此二字为首,盖示人以不可玩忽之意,由此动彼谓之感,由彼答此谓之应,言善恶、动天地,必有报应也。世道不古,人心堕落,礼乐不能劝化,刑罚不能禁止,惟感应二字,庶足以动从善去恶之良心。查顺治十三年,上谕刊刻此篇,颁赐群臣,至举贡监生皆得遍及。是《感应篇》一书,不独检束身心,实王化所必录也。」
许缵曾,字孝修,号鹤沙母。华亭人。生卒年不详。出生于天主教世家,母为徐光启孙女,圣名甘第大。许缵曾受其母影响,一岁时徐光启将其抱至天主堂受洗,圣名巴西略。顺治六年(1649年)中进士,不再供奉天主,未久蓄妾。顺治末年,出任川东道。康熙九年(1670年),任云南按察使,有同官谓其曰:“老先生既不远迎夫人,又不娶一伴侣,似此寂寥,沽名太甚”。康熙十一年(1672年)乞归,著有《滇行记程》、《东还记程》、《宝论堂稿》等。(参考:陈垣:“基督教四人物传”之一《华亭许缵曾传》)
李藩,即李蕃,号介人,一作价人,华亭人。工山水人物,不轻下笔,独叶忠节、李待问九歌法帖、东皇太乙诸像,皆出其手。雍正二年尝作《柳溪清话图》。
鲍承勋,清康熙间安徽旌德人,为刻工,曾刻有《杂剧新论》三十四卷、《怀嵩堂赠言》四卷、《扬州梦》二卷、《秦楼月》二卷之插图,又刻有汪琬的《钝翁前后类稿》六十二卷等,均工致絶伦。
注:此PDF文件包含分部书签。题记「右春坊右中允兼内翰林秘書院編修加一級許纘曾彙輯」
—
文件名:太上感应篇图说.八册.清许缵曾辑.清乾隆22年云间许氏刊本
文件格式:PDF高清
文件大小:631M 【下载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