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集韵》是宋仁宗景祐四年由丁度等人奉命编写的官方韵书。全书共十卷,按照汉字字音分韵编排。分韵的数目和《广韵》全同(206韵),号称共收53525字,一度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收字最多的字书。此内含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南宋淳熙间金州军刻本、清康熙四十五年曹寅扬州使院刊本两种。
《集韵》编成之后,即于仁宗庆历三年刊行,但庆历本已然不存。今存宋本仅有三种,其一是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旧藏的南宋潭州刻本;其二为翁同龢旧藏南宋明州刊本,民国时翁氏后人携往美国,今已为上海图书馆购回。其三是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田世卿安康金州军刊本(此本);这三种宋本,金州本据已经失传的四川刻本重刻,潭州本与金州本相同之处颇多,当与此四川刻本关系密切。明州本则与其他二本关系较远。
《集韵》分韵的数目和《广韵》全同。只是韵目用字、部分韵目的次序和韵目下面所注的同用、独用的规定稍有不同 。唐代初年,许敬宗等人曾经奏请批准把《切韵》里的窄韵和音近的邻韵合并使用 。宋景佑初年 ,贾昌朝也奏请“窄韵凡十有三,听学者通用之”(《玉海》)。《集韵》韵目下面所注的独用、通用的规定和《广韵》不同的,可能就是按照贾昌朝的建议修订了的。如明内府本《广韵》文韵下注“独用”,《集韵》文韵下注“与欣通”。《广韵》物韵下注“独用”,《集韵》勿韵下注“与迄通”等,都说明这种情形。还有许多字,《集韵》和《广韵》不是收在同一个韵部里,如“因”,《广韵》在真韵,《集韵》在谆韵;“多”,《广韵》在歌韵,《集韵》在戈韵等。此外,字的又音,《集韵》比《广韵》增了很多。但是,《集韵》主要的特点还在于收字多,而且收的异体字特别多。一个字不管有多少不同的写法,又不管是正体,还是古体、或体、俗体,只要有点根据就收进来。有的字竟多到八、九个写法。《集韵》号称共收53525字,比《广韵》多收了27331字,一度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收字最多的字书。但根据《汉语大字典》四川大学编写组编的《集韵通检》统计,《集韵》实际收字应为32381个(少于康熙字典的47000余字),跟同时期编出的字书《类篇》字数31319相差不远(由于《集韵》《类篇》二书收字大体相当,且释义极其近似,故而有些学者认为这两部书是同一套材料用不同体例编成两部实际相同的书)。《集韵》之所以会被误点成五万多字,原因是韵书按韵来编排字,汉字的又读(音)多,同一个字的不同读音,韵书就列在不同的韵部,同一个字可以多次出现。所以按字头一算,字数就多了很多。《集韵》的缺点是对字的来源不加说明,不过字训以《说文解字》为根据,反切多采自《经典释义》,《集韵》是一本较好的字书。(介绍参考)
原书缺卷一:平声一
卷二:平声二
卷三:平声三
卷四:平声四
卷五:上声上
卷六:上声下
卷七:去声上
卷八:去声下
卷九:入声上
卷十:入声下
跋
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朝請大夫尚書左司郎中知制誥判秘閣兼判大常禮院群牧使柱國濟陽郡開國侯食邑一千一百戸賜紫金魚袋臣丁度等奉
附一本完整本清康熙四十五年曹寅扬州使院刊本《集韵》
此本为清康熙四十五年扬州使院刊本,楝亭五种之一。《楝亭五种》,又名《曹楝亭五种》。所谓“楝亭”,是曹寅的父亲曹玺在白门使院内的几株楝树旁建造的一座亭子。曹寅为了“追念手泽”,便以此为号,并作为自己刻书、集的名字。《楝亭五种》包括《集韵》、《广韵》、《大广益会玉篇》、《类篇》及《礼部韵略附释文互注》。《楝亭五种》的清代扬州局刻本,亦称“诗局本”的代表之一。钤印:曹仁虎印、来段、来応、誰海歩家、楽余艸堂圖書、春祺堂曹氏蔵、支那銭恂所有
文件名:集韵.十卷.宋.丁度等奉勑撰.清康熙四十五年扬州使院刊本
文件格式:PDF高清
文件夹大小:335M
下载链接
丁度(990年—1053年),字公雅,开封(今河南开封)人,祖籍恩州清河(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北宋大臣、训诂学家。
注:此PDF文件包含分卷书签。框28.6×20厘米,10行16字格,小32字,白口单黒鱼尾。钤印:「蟠桃院」、佐伯侯毛利/髙標字培松/藏書画之印」、「秘閣圖/書之章」、「秘書/圖書/之章」、「帝室/圖書/之章」。
—
文件名:集韵.十卷.缺卷一.宋.丁度等奉勑撰.南宋淳熙间金州军刻本
文件格式:PDF清晰
文件夹大小:199M
欢迎光临 六爻网 (http://bbs.liuyao8.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