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讲春秋解义》由清库勒纳等奉敕编撰。全书共六十四卷,前附总说一卷,内容是《春秋》经文及其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的合编,编纂方式是每段经文后分别编列相应的三传文字,经传文字当中多夹有注释,对涉及的名词等加以解释、考证。此为清乾隆二年内府刊本。
此书于康熙时就已定稿,日讲诸臣多用宋胡安国之说。胡氏之说往往多穿凿附会之处,《春秋传说汇纂》一书对此已多有驳正。圣祖玄烨出于慎重并未急于刊行。雍正七年(1729年),世宗胤禛命允礼、张廷玉、方苞等重加审定,几经御览始成。《日讲春秋解义》是康熙帝命人编纂的“日讲”系列之一。该书体例亦逐句解释《春秋》。首列经文,次低一格引《左传》、《公羊》、《谷梁》解释此句之文,又用双行小字对经文和三传的部分文字进行注释。次再低一格以编撰者的身份对此句训讲,重点在阐述经文的微言大义和笔削之旨。卷首《总说》为辑录前人对《春秋》及有关之书的议论。《四库全书总目》、《钦定四库全书荟要》、《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著录。此书另有同年刻满文本。(介绍参考)
卷前首为圣祖仁皇帝《御制日讲春秋解义序》,次为乾隆二年高宗《御制序》,序尾钤“惟精惟一”白文方印一、“乾隆辰翰”阳文方印一,再次康熙、雍正两朝纂修官名,包括库勒纳、允礼等52人。
御制序(康熙)
序(乾隆)、衔名、卷目、总说
第一卷:隐公元年至二年
第二卷:隐公三年至四年
第三卷:隐公五年至七年
第四卷:隐公八年至十一年
第五卷:桓公元年至三年
第六卷:桓公四年至八年
第七卷:桓公九年至十三年
第八卷:桓公十四年至十八年
第九卷:庄公元年至六年
第十卷:庄公七年至十一年
第十一卷:庄公十二年至十九年
第十二卷:庄公二十年至二十六年
第十三卷:庄公二十七年至三十二年
第十四卷:闵公元年至二年
第十五卷:僖公元年至四年
第十六卷:僖公五年至九年
第十七卷:僖公十年至十五年
第十八卷:僖公十六年至二十年
第十九卷:僖公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
第二十卷:僖公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
第二十一卷:僖公二十八年
第二十二卷:僖公二十九年至三十三年
第二十三卷:文公元年至四年
第二十四卷:文公五年至九年
第二十五卷:文公十年至十四年
第二十六卷:文公十五年至十八年
第二十七卷:宣公元年至四年
第二十八卷:宣公五年至十年
第二十九卷:宣公十一年至十三年
第三十卷:宣公十四年至十八年
第三十一卷:成公元年至二年
第三十二卷:成公三年至六年
第三十三卷:成公七年至九年
第三十四卷:成公十年至十四年
第三十五卷:成公十五年至十六年
第三十六卷:成公十七年至十八年
第三十七卷:襄公元年至六年
第三十八卷:襄公七年至九年
第三十九卷:襄公十年至十三年
第四十卷:襄公十四年至十六年
第四十一卷:襄公十七年至二十年
第四十二卷:襄公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
第四十三卷:襄公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
第四十四卷:襄公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
第四十五卷:襄公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
第四十六卷:襄公三十年至三十一年
第四十七卷:昭公元年至二年
第四十八卷:昭公三年至五年
第四十九卷:昭公六年至八年
第五十卷:昭公九年至十二年
第五十一卷:昭公十三年
第五十二卷:昭公十四年至十八年
第五十三卷:昭公十九年至二十一年
第五十四卷:昭公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
第五十五卷:昭公二十六年至二十八年
第五十六卷:昭公二十九年至三十二年
第五十七卷:定公元年至四年
第五十八卷:定公五年至八年
第五十九卷:定公九年至十二年
第六十卷:定公十三年至十五年
第六十一卷:哀公元年至五年
第六十二卷:哀公六年至十年
第六十三卷:哀公十一年至十四年
第六十四卷:哀公十五年至二十七年
《春秋》本指先秦时代各国的编年体史书,但后世不传,现在通常指唯一留存至今的鲁国的《春秋》。鲁春秋可能是孔子的作品或该国史官的集体创作,流传至汉朝被尊为五经之一,在四库全书中属于经部(十三经之一)。此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间鲁国与众诸侯国的大事,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日讲是经筵制度的发展与补充,大致始于明景泰帝(或更早),即儒臣每日为皇帝进讲经史。
库勒纳,满洲镶蓝旗人,历任翰林院掌院学士、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康熙三十一年二月庚子,接替苏赫,担任清朝吏部尚书,后解。由席尔达接任。
注:此PDF文件包含分卷书签。半页9行,每行18字,行间刻圈点。黑口,四周双边,双鱼尾。框18.1 x 13.5厘米。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藏本
—
文件名:日讲春秋解义.六十四卷.总说一卷.库勒纳等奉敕编撰.清乾隆二年内府刊本
文件格式:PDF高清
原色版文件大小:1.14G
黑白版(可选)文件大小:63.9M
欢迎光临 六爻网 (http://bbs.liuyao8.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